查看原文
其他

旧上海剧坛杂记:十里洋场的评剧家

秦瘦鸥 梨園雜志 2022-07-30

 更多精彩 点击上方蓝字"梨園雜志"↑免费订阅


 上海从七百年前开埠之初起,一直就是一座五方杂处的大都市,不仅居住着英、美、德、法、意、日等各国的洋人,而且由于当时国内的战乱频仍,四方不靖,又不断地从全国各地涌来了大量的外省人士,在这一基础上,一方面造成了工商业的畸形繁荣,一方面又在文化上具备了“兼收并蓄”的条件。


 正因为这样,当京剧逐渐成长,取得了全国最大剧种的地位之后,上海也很快成为除北京之外,京剧事业最有作为的据点。所谓“京朝大角”则成了不折不扣的“化龙池”,凡艺术确实不错,已露头角的演员,一旦又在上海唱红,那简直就上天了。无论梅、程、荀、尚四大名旦,谭、余、杨、马四大须生乃至富连成科班、中华戏曲学校的毕业生都是如此,无不艺成于北京,而享盛名于上海。


 至于久居上海,或出生于上海的艺人,如周信芳、盖叫天、欧阳予倩、刘斌昆、芙蓉草、李少春、张翼鹏等等,更可以说都发祥于上海。而在此同时,上海也理所当然、势所必然地陆续涌现了不少评剧家。


周信芳《明末遗恨》后台照片


 对于“评剧家”这一头衔,我以为一方面既应不论出身、地位、职业,凡对京剧有一定研究,写出过一些剧评的人都应予以承认;另一方面,却也必须把一些“走火入魔”者排除在外。因为他们除了崇拜偶像外,对整个京剧事业和别的艺人都不再放在心上,虽然也有文字发表,却只是为个人吹捧,怎么还能算作剧评呢?


 我注意到上海有评剧家在活动是从20年代末才开始的,而最早发现的,是袁寒云、冯叔鸾和步林屋三位的文章。


袁寒云《赏荷》之蔡伯喈


 袁原名克文,是袁世凯的次子,此人风流自赏,颇有才华,诗文书法造诣都很高,对京剧表演艺术也下过不少工夫,自己能唱能演,在《雪杯圆》里所演汤勤一角,大家都说不亚于名丑萧长华、马富禄。


 冯叔鸾另一笔名为马二先生,他的文章有很大一部分发表于清末民初,很有史料价值。等我注意到人家写的评论京剧的文章时,冯叔鸾已不大动笔了。


 步林屋笔名林屋山人,可以看出他是苏州人。听当时别人说,他是青帮里的“老头子”,至少总和黑道有些搭界吧。他自己好像没有上过台,评戏的文章也写得不多,但很有分量,显然不是外行。


林屋山人、梅花馆主、刘奎官之《穆柯寨》


 同时还有一位张肖伧,在评京剧表演艺术方面,也作出过一些贡献,1926年所著《菊部丛谭》一书,保存了较多的戏曲史料。


 在他们之后,常为报刊写作评论京剧文章的人就更多了。我记得的有《时事新报》记者胡憨珠、小报《罗宾汉》的主持人朱瘦竹(其实他是个大胖子)、票友李元龙、《上海日报》主编王雪尘等。留给我影响较深的有张古愚、郑过宜两位。他们原来干什么事我至今不清楚,但他们所写的剧评都不少,大小各报上经常可以见到。这二位先生文如其名,看法都很保守固执,评戏论人虽不无偏见,却也言之成理,彼此之间还往往展开“持久性”的笔战。


张古愚与杨宝森


 此外则为徐慕云、徐小汀昆仲,他们在各方面的水平都很高,慕云还拉得一手好京胡,这是我亲自欣赏过的。以著作而论,早在1938年,徐慕云已写出了五卷本的巨著《中国戏剧史》;小汀也有不少出色的论文,解放后又参加中国戏曲研究院,编写了许多很有价值的专著。


 (《上海戏剧》1991年第3期)


-历史推荐-


戏场内外众生相:“好戏评伶者”的派别之分

评剧家应有三种知识

十六、十七日明星观程艳秋记(1928年)

京剧的唱念能用北京话吗?

汪曾祺:从戏剧文学的角度看京剧的危机

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
更多梨园旧事get√


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

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  



怀旧

梨園雜志

微信号:liyuanzazhi

今日头条:梨園雜志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